中新网7月15日电题:郭丽岩: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中国有持续稳住物价的底气和能力 作者刘文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15日参加中新社“国是论坛:2022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时表示,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中国有
中新网7月15日电 题:郭丽岩: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中国有持续稳住物价的底气和能力 作者 刘文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15日参加中新社“国是论坛:2022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时表示,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中国有持续稳住物价的底气和能力。 郭丽岩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内外物价运行出现明显反差。当前全球通胀高企,如美国,衣食住行价格全面涨,包括新车、二手车、家电家居、大宗商品等价格都处于上涨过程。与之不同,中国刚刚披露的年中经济数据显示,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展现了产业韧性和市场潜力。中国稳住物价也为更好稳住经济大盘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中国物价能够保持温和增长,这是宏观经济治理难得的绩效。”她表示,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今年以来连续6个月回落。此外,上游和下游价格变化的剪刀差在6月份缩小到4个百分点以内,说明上下游价格运行的协调性也在逐步增强。 在郭丽岩看来,中国稳物价的成绩来之不易,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基础能源的保供稳价;二是对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的重点保障。 她说,目前来讲,中国在保证重点民生商品的供应和价格稳定方面已积累了一整套机制,在产供储销全链条应对突发事件冲击的预案和应急处置方面已比较完善。这是上半年中国能稳住物价和下半年能继续稳住物价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因此,即便当前全球通胀高企,展望全年,中国也没有出现全面通胀的基础。”她说。 首先,中国坚持科学把握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强刺激,对稳物价有良好支撑。 其次,中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应对冲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重点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复工达产的进度稳步推进。疫情暴发以来,尤其是去年、今年,国内供求匹配总体关系相对稳定,并没有出现类似国际市场供求错配的情况,这是稳物价的前提。 目前,消费处于加快恢复的进程中,食品等基本生活类消费品消费一直相对稳定。与此同时,汽车和家电等大宗消费品的消费也在恢复。近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措施,因而下半年接触式消费也有望呈现稳步恢复的状态。 “综合上述分析,中国没有出现全面通胀的基础,在当前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中国也有持续稳住物价的底气和能力。”她说。(完) 【编辑:张尼】 |